Yahoo Suche Web Suche

  1. fom.de wurde im letzten Monat von mehr als 10.000 Nutzern besucht

    Karriere machen und neben dem Beruf studieren. Informieren Sie sich. Ein Studium an der FOM: flexibel, praxisnah und persönlich. Jetzt informieren.

Suchergebnisse

  1. Suchergebnisse:
  1. In 2023, Université Grenoble Alpes is in the top 150 of the Shanghai global ranking, which compares the research productivity of the world's top 1000 universities. At the national level, it ranks 5th among the best French universities. Find out more.

    • Education

      Degree programs from undergraduate to PhD, from summer...

  2. LUniversité Grenoble Alpes conserve son rang dans le top 150 du classement global de Shanghai 2023 qui compare la productivité de la recherche des 1000 meilleures universités dans le monde. Au niveau national, elle maintient sa place au 5e rang des meilleures universités françaises. En savoir plus.

    • universität grenoble alpes1
    • universität grenoble alpes2
    • universität grenoble alpes3
    • universität grenoble alpes4
  3. Motto. Veritas Liberabit. Gründung. 1339. Ort. Grenoble, Frankreich. Website. www.univ-grenoble-alpes.fr. Die Universität Grenoble Alpes ( französisch Université Grenoble Alpes) ist eine staatliche Universität in der südostfranzösischen Stadt Grenoble.

    • 概览
    • 办学历史
    • 学术研究
    • 办学条件
    • 合作交流
    • 学校领导
    • 杰出校友
    • 学校环境

    法国奥弗涅-罗讷-阿尔卑斯大区公立高校

    格勒诺布尔-阿尔卑斯大学(Université Grenoble Alpes,UGA),创建于1339年,位于法国奥弗涅-罗讷-阿尔卑斯大区伊泽尔省格勒诺布尔,是一所拥有近七百年历史的国立综合研究型大学,是欧洲最古老的大学之一。

    作为具有世界影响力的法国公立大学,格勒诺布尔-阿尔卑斯大学先后诞生过三位诺贝尔奖得主(克劳斯·冯·克利青、路易·奈尔、热拉尔·穆鲁),一位图灵奖获得者(约瑟夫·斯发基斯)。同时,还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传播学教席(Chaire UNESCO)所在处。

    格勒诺布尔大学为法国顶尖大学之一,于2016年1月正式入选法国“卓越大学计划”(IDEX),未来每年将获得法国政府7亿欧元的年度经费支持。IDEX计划即法国常春藤高校联盟,是法国高等教育近四十年来最大力度的改革之一,旨在建立五至七所具备国际竞争力的世界一流大学。2018年11月,格勒诺布尔大学MIAI学院项目被法国政府列为四所国家级人工智能研究中心之一。

    法国格勒诺布尔-阿尔卑斯大学的历史可追溯到1339年,是法国和欧洲最具声望的大学之一,同时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大学之一。

    1339年5月12日,神圣罗马帝国多菲内公国Humbert II Viennois伯爵得到教皇本笃十二世诏书许可创建了格勒诺布尔大学,最初设置有法律,医学和艺术专业,其校训取自《圣经》:“Veritas Liberabit”(拉丁文,译为“真理带来自由”)。

    1452年,多芬·路易斯二世(国王路易十一世)成立瓦伦西亚大学。

    1475年,在法国国王路易六世的宣布下搬迁至Valance公开办学。

    1542年,在法国王子弗朗西斯一世的支持下重新迁回格勒诺布尔市。

    1806年,创建格勒诺布尔法律学院(Ecole de Droit de Grenoble)。

    科研平台

    格勒诺布尔(Grenoble)是继巴黎之后的第二大工业和科教中心,号称“法国硅谷”。它依山傍水,登高可远眺欧洲的第一高峰—阿尔卑斯山白雪皑皑的勃朗峰(海拔4810米),山脚下两条滔滔河流在城市西北交汇。两条河流相夹的一个面积250公顷的半岛,一直“默默无闻”地充当着当地的武器装备库。

    格勒诺布尔素有科技创新的优良传统,是法国名声显赫的科学城,被誉为“欧洲的硅谷”。在漫长的岁月里,格勒只是一个小城镇。17世纪,手套业的兴起首先带动了格勒的经济发展。至1850年,格勒制造的手套销往世界各地,手套业达到它的顶峰,格勒发展成为欧洲最大的手套业中心之一。随后,工业革命的到来使铁路修进山区,水电资源得到开发,格勒脱颖而出,发展为这一带山区的中心城市。1842年,法国第二座水泥厂在格勒投入运营。1858年,格勒迎来了它的首条铁路。1869年,世界首座水电站在格勒东北郊的朗赛投入运营,格勒成为世界水力发电的先驱之一。1925年,国际水电与旅游博览会在格勒举行,展示了格勒在水力发电领域取得的辉煌成就,标志着格勒成为世界水电之都。在水电业大发展时期,格勒人民将冰川称为“白色的煤”,意为与煤具有同等经济价值的资源。1936年,世界首个滑雪专用的机械牵引缆车在格勒东郊的阿尔卑斯杜耶兹滑雪场投入运营,格勒也成为世界滑雪专用机械牵引缆车的先驱之一。水电的发展迎来了以新技术为基础的新工业时期,拥有了廉价电力,又转而促进了化学、冶金和各种机器工业的发展。现在格勒能生产工具钢、磁钢、多孔金属和其他特种合金,为宇航和核能等尖端工业提供材料。电子和计算机工业也具有相当规模。格勒工业的发展得益于其雄厚的科研实力。今天,科研在格勒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路易·奈尔(Louis Neel)是法国著名的物理学家。1956年,他倡议和负责在格勒诺布尔筹建了原子能研究中心CENG并亲自任主任。1967年,他和德国物理学家鲁道夫·穆斯堡尔(Rudolf Ludwig Mossbauer)联名发起建立劳厄-朗之万研究所(ILL)(拥有第一个基于反应堆和加速器的高通量中子源)。路易·奈尔因他对固体物理学中有重要应用的反铁磁性和铁氧体磁性基础研究成果和发现获得了1970年诺贝尔物理奖。1971年,路易·奈尔又创建了法德合作的国家强磁场研究中心(SNCI)。此后,这座半岛便被骄傲地称作“科学多边形”(Polygone Scientifique)。这里既没有居民区,也没有商业区,却逐渐汇聚了众多欧洲及世界闻名的科研机构和高新技术企业,共计上万余名科研工作者和技术人员。格勒诺布尔最终成为法国重要的综合研究中心,与路易·奈尔多年的努力密切相关。

    古希腊、罗马时代已著名。伊泽尔河上建有水电站。有机器制造、冶金、电机、电子、化学、纺织、造纸等工业,物力、微电子产业发达,被誉为“欧洲的硅谷”。原子能研究中心。有建于十四世纪的大学,格勒布诺布尔大学集团的教学质量仅次于巴黎地区。还有艺术博物馆、教堂等古典建筑。格勒诺布尔的城徽以金黄色为底,其上有三朵红玫瑰,象征着格市的三大经济支柱:工业,科教和旅游业。

    2002年11月,四大国际顶尖科研机构和企业“珠联璧合”地聚集在这两河间芳草萋萋的半岛之上,签署成立了格勒诺布尔结构生物学联合体PSB(Partnership for Structural Biology)。联合体旨在同心协力,创建卓越优化的结构生物学中心,提供以生物医学为目的的蛋白质样品生产的技术平台,开展欧洲及全球范围内蛋白质结构和功能的研发,是世界先进的结构生物学中心。这四大组织分别是:欧洲同步辐射光源ESRF(European Synchrotron Radiation Facility);劳厄-朗之万研究所ILL(Institute Laue Langevin);欧洲分子生物学实验室(EMBL)(European Molecular Biology Laboratory)和法国让·皮埃尔·埃贝尔结构生物学研究所IBS(Institut de Biologie Structurale Jean-Pierre Ebel)。

    院系专业

    •专业设置 优势专业:自然科学、经济与管理、医学、社会与人文科学、语言学、信息传播学 法律,经济与管理,地区与行政管理,技术与管理,经济分析,经济技术与管理,规划。 文学,语言,艺术,语言学,信息与媒体公关、现代文学、古典文学视觉艺术、现代文学与视觉艺术、现代文学与艺术史。 信息与媒介传播:新闻学、信息学与传播学、多媒体制作、纪录片制作、电影研究、企业传播、数字化媒体,教育学,音乐。 语言学:英语、德语、西班牙语、意大利语、俄语、葡萄牙语、应用外语。 生物学,细胞生物与生理学,生命与地球学,地球农业系统,工农业产品,动物产品,生态与环境,物理化学,化学,生物化学,生命科学,医科,药科,地球科学,生命科学,地理学,工业技术,生物化学,有机生物学,人口,生态系统,生态总论,遗传细胞学,生理学,体育运动学,健康信息技术,信息系统,软件学,数据库,医学数据,临床诊断,生命物理与化学机械设备,人类生理学与病理生理学,医学症状学,诊断步骤,公共健康。 社会与人文科学,历史,哲学,心理学,社会学,地理,国土及城市规划,土地规划及发展,土地学。 计算机科学,物理,电子工程,天体物理学,地球物理学,地震学,地质学,放射性材料,材料,纳米结构,电子学,机械学,能量与工程学,环境科学,生物医学,声学,磁学,光学,机械学。 工艺方法,土木工程,水利水电工程、水文水资源、城市建设建筑学,建筑-公共工程与规划,自动化,遥感器,电子,高频电磁,热能,建筑热能工程管理,热能,制冷与空调,工业环境,污染。 信息网络与多媒体传媒学,软件学,网络系统设计,信息系统及其处理,网络安全及管理,电信,风险管理,人员及设施安全,信息学,工业信息学,微电子机械学系统,微电子,微信息学,微波,生产,网络,信号与影像处理,电子信息工程,程序设计,区域网络,信号处理,数字信号程序,工业规则,数字系统,电子技术与能量电子,机械学与生产,电信工程及网络,信息与通信技术。 •

    卓越大学

    •建设背景 法国高等教育发展历史悠久,可追溯到12世纪。如同中世纪欧洲其他国家,那个时代的法国大学机构由宗教机构创办,主要教授神学、医学、法律和艺术。作为高层次人才培养的主要载体,法国的高等教育机构受到历届政府重视,法国高等教育机构数量已超过1000所。在经济全球化、欧洲一体化和世界多极化的背景下,法国政府、学术界以及产业界共同聚焦高等教育改革,联合推动法国卓越大学计划。 法国卓越大学计划(Idex,Initiatives d’Excellence)是法国政府自2010年来为提升法国大学整体排名进行的大规模高等教育改革方案。“卓越大学计划”为法国近50年来高等教育领域力度最大的一次改革,其总体目标是到2020年,打造10所法国顶尖、世界一流的综合型、研究型大学。 法国于2010年启动“卓越大学计划”,在萨科齐、奥朗德和马克龙三任总统的大力支持下,“卓越大学计划”成为法国高等教育领域近五十年来规模最大、财政投入最多、涉及范围最广的一次改革。该计划实施以来,对服务法国经济社会发展建设发挥了积极作用。 •实施进展

    师资力量

    7500教职人员,其中5500名专任教师和研究员。

    格勒诺布尔大学在科研领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每年有超过180个国家地区的科研工作者在这里开展他们的工作,在全球150个国家与650所高校建立合作关系。

    格勒诺布尔大学与与牛津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加利福尼亚大学、蒙特利尔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等世界顶级高校是合作伙伴,与中国清华大学、上海大学、中山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双一流”高校开展联合教学合作。

    Yassine Lakhnech(亚幸·莱克纳齐)毕业于德国基尔大学,格勒诺布尔阿尔卑斯大学的计算机科学教授,研究方向:计算机安全与网络安全密码学、编程建模逻辑与自动机。先后参与Labex Persyval-lab,PILSI校园运营(IMAG)和格勒诺布尔阿尔卑斯大学卓越计划。

    Yassine Lakhnech(亚幸·莱克纳齐)曾先后任约瑟夫·傅立叶大学(格勒诺布尔一大)的副校长,合并后的格勒诺布尔阿尔卑斯大学副校长和大学卓越计划研发执行主席等。Yassine Lakhnech正式于2020年1月7日当选为格勒诺布尔阿尔卑斯大学校长,UGA联合主席,任期为四年(2020年1月-2024年1月)。

    克劳斯·冯·克利青(Klaus von Klitzing)是一位德国物理学家。1985年他因于1980年2月5日在格勒诺布尔高强度磁场实验室发现量子霍尔效应而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路易·奈尔(Louis Néel)是法国著名的物理学家。1956年,他倡议和负责在格勒诺布尔筹建了原子能研究中心CENG并亲自任主任。对固体物理学中有重要应用的反铁磁性和铁氧体磁性基础研究成果和发现获得了1970年诺贝尔物理奖。

    热拉尔·穆鲁(gerard Mourou),物理学家,于1967年毕业于格勒诺布尔大学(现为格勒诺布尔阿尔卑斯大学),随后在皮埃尔和玛丽·居里大学(现为索邦大学)获得博士学位,他领导了巴黎理工学院/法国国家科学研究院/ENSTA ParisTech联合单位应用光学实验室,2018年诺贝尔奖诺贝尔物理学奖。

    约瑟夫·斯发基斯(Joseph Sifakis),1946年出生于希腊。Sifakis年青时候分别在希腊的雅典国立科技大学的电子工程系计算机系学习,格勒诺布尔大学计算机科学博士,法国国家科学研究院(CNRS)研究主任。唯一获图灵奖(相当于诺贝尔计算机科学奖)的法国计算机科学家。

    阿里姆-路易斯·贝纳比德,神经外科医生兼物理学家,格勒诺布尔阿尔卑斯大学名誉教授,格勒诺布尔大学前医院医生,法国生物医学研究中心Clinatec执行董事会主席,贝纳比德于2016年6月在里斯本获欧洲发明奖。

    里夏德·卡尔·冯·魏茨泽克,1920年4月15日出生于斯图加特,德国政治家。他的童年大部分发生在国外。17岁 时,他去英国牛津大学学习哲学和历史,然后在法国格勒诺布尔学院学习。1984年,他参加了总统选举,并在第一轮选举中以绝大多数当选。他于1989年再次当选,是一位受欢迎和受人尊敬的总统。

    地理位置

    格勒诺布尔-阿尔卑斯大学的历史可追溯到1339年,是欧洲最古老的大学之一。位于Saint-Martin d'Hères的格勒诺布尔大学东校区共有6万名学生,其中每年接纳来自18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7千余名外国学生,也使格勒诺布尔大学成为巴黎以外最大的高等教育集团之一。 格勒诺布尔位于法国东南部,首都巴黎东南547公里处,属于法国外省经济实力最强及欧洲经济实力排名第七的大区——罗纳-阿尔卑斯大区,是此区内仅次于首府里昂的第二大都市圈,也是伊泽尔省的省会。它位于法国五大河流之一——罗纳河的支流伊泽尔河和德拉克河的交汇处,市区人口16万,包括郊区近70万。格勒是法国第十大都市圈,也是法国外省人口密度第二高的都市圈,仅次于里昂。格勒诺布尔的城徽以金黄色为底,其上有三朵红玫瑰,象征着格市的三大经济支柱:工业,科教和旅游业。另外,格勒诺布尔市与中国的苏州市在1998年9月20日缔结友好城市。格勒诺布尔以三朵红玫瑰为市徽,象征这里的工业、文化教育和冬季运动。 格勒诺布尔处于欧洲的心脏——罗纳-阿尔卑斯大区,格勒诺布尔是法国伊泽尔省省会,市区循谷地扩展,四周峰峦耸立,同时市区又非常平坦。阿尔卑斯山就在格市旁边,仿佛是格市的守护神。格勒诺布尔的气候受地形影响很大,春天多雨,夏季短暂而凉爽,秋日晴朗,冬天不寒冷。格市的城徽以金黄色为底,其上有三朵红玫瑰,象征着格市的三大经济支柱:工业,科教和旅游业。格勒诺布尔被三座山脉环绕:东南面的贝勒多纳山脉、北面的夏尔特斯山脉及西面的韦科尔山脉,其中,花岗岩质的贝勒多纳山脉属于阿尔卑斯山脉的主脉,最高峰海拔2977米;石灰岩质的夏特勒斯山脉和韦科尔山脉属于阿尔卑斯山脉的余脉,最高峰海拔分别是2082米和2341米。绵延的山峦镶嵌在蔚蓝的天边,驻守着这座宁静而闲适的城市。格勒地区的动植物生态十分富饶,自然景观原始多样,有山脉、山丘、森林、湖泊、河流、瀑布、溶洞、温泉等,因而深受大自然爱好者的青睐。它地处法国阿尔卑斯山区的中心,是欧洲阿尔卑斯山区的最大城市,位列奥地利因斯布鲁克和意大利波尔查诺之前,被誉为“阿尔卑斯之都”,由于其三面环山,它所覆盖的城市区域形状酷似字母Y的形状,因而这片被群山环抱的土地被称为“格勒诺布尔Y”,又因其特殊的形状而被想象力丰富的人们称为一只“展翅欲飞的雄鹰”。这片区域构成了“格勒诺布尔盆地”,面积约100平方公里,与小巴黎的面积大体相当。由于地理位置极其险要,格勒自古希腊、罗马时期就成为兵家必争之地。格勒城区循德拉克河汇入伊泽尔河的谷地扩展,十分宽阔平坦,海拔仅212米,但四周的阿尔卑斯山峰峦耸立,其中不乏2000米以上的高峰,它们仿佛是格勒的守护神。正如法国大文豪司汤达所说,“在每一条路的尽头,一座山”。站在这里的任何一个角落,山都不会远离人的视线。

    格勒概况

    格勒诺布尔位于富有经济活力的法国阿尔卑斯城市带走廊的中心,该走廊全长330公里,从南到北依次连接了瓦朗斯、格勒、尚贝里、阿纳西和日内瓦(瑞士),从西南面、西北面、北面、东面、东南面和南面依次可通达瓦朗斯(92公里)、里昂(97公里)、日内瓦(瑞士)(122公里)、都灵(意大利)(224公里)、马赛(275公里)和尼斯(320公里),从西北面经由里昂还可通达巴黎(547公里),且与意大利和瑞士边境的空中直线距离相近:70公里和110公里,是阿尔卑斯山区名副其实的交通枢纽。格勒的市徽以金黄色为底,其上有三朵红玫瑰,象征着格勒的三大经济支柱:工业,科教和冬季运动。 格勒诺布尔拥有2000多年的历史。在历史上,格勒一直以开拓者和面向世界的面貌著称于世。和法国南部的许多城市一样,格勒的历史最早上溯于古罗马时期,至今老城区仍然留有古罗马时代残存的城墙。公元前43年是格勒最早载入历史记录的年份,那时,格勒仅是一个不起眼的高卢小镇,名叫库拉罗。379年,罗马皇帝格拉提安将此地建为帝国都市,并以其更名为格拉提安波利斯,一个为尊崇这位皇帝而取的名字,后经几度演变成为现名。9世纪初,统治多菲内公国的阿尔邦伯爵选定格勒诺布尔为其首都,格勒的政治地位因而大大增强。多菲内公国是西罗马帝国灭亡后,查理五世创建的神圣罗马帝国中的独立成员之一。1340年,多菲内公国委员会在格勒设立。1349年,格勒所在的多菲内公国归顺法王夏尔五世的统治,成为法国的一个行省,但直至1457年仍保持自治。从1349年多菲内并入法国至1789年法国大革命爆发,法兰西王国的王太子一直使用着多菲内的称号。格市拥有世界上最大的创新力研究实验室CEA,并于2013年世界发明创造力的城市排名中位列第五。罗阿大区有“欧洲经济发动机”和“法国硅谷”之称。罗阿大区是上海友好城区之一。 格勒诺布尔是法国的工业重镇之一,其工业门类主要包括:电力、供电、微电子、信息、电脑及芯片、造纸、食品加工、冬季运动服装等。此地工业的发展得力于当地强大的科研实力。格勒诺布尔南部还辟有“科技研究工业园”,以高新技术研究机构为主,主要集中在计算机技术、自动化、遥控、低温、造纸等领域。全市有两万多科技人员辛勤耕耘在各高科技领域。格勒诺布尔在法国的信息、网络与计算机技术领域占据特别重要的地位,号称“法国硅谷”。格市素有在科研和学术方面进行国际合作的优良传统,每年有大量的国际性学术会议在此召开。 格勒诺布尔得益于比邻欧洲著名的阿尔卑斯山的区位优势,旅游业四季不息,尤其格市的滑雪场是欧洲一流的。该市体育事业发达,有各种完善的体育设施。是法国著名的冬季运动城,一九六八年冬季奥运会曾在这里举行。 格勒诺布尔市高等教育在全法处于仅次于巴黎大区的领先地位,同时也是法国《l'Etudiant》杂志评选出的全法最佳大学城。早在1339年,格市就办起了大学,该校一直是法国美誉度很高的教学、科研、技术机构。1968年法国进行高等教育改革,传统意义上的格勒诺布尔大学一分为三:即格勒诺布尔一大(Université Joseph Fourier)、格勒诺布尔二大(Université Pierre Mendès)和格勒诺布尔三大(Université Stendhal)。 格勒诺布尔是法国大学生最多的城市之一,在校大学生60000,教师7500,每年还有来自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9000多名外国留学生在此学习,平均每五个居民当中就有一个从事创新开发(innovation)和高等科研工作。格勒诺布尔为学生提供高质量的学习环境以及丰富多彩的都市文化生活,每年在校园要进行约120次文化活动,包括交响乐演出、现代舞、舞台艺术、艺术展,还有50多个学生文化和体育团体。校园占地面积有1000多公顷,是法国最大的大学城之一。校园风景如画,临近轻轨,交通极为便利。同时,学生还可享受到格勒诺布尔大学的公共基础设施和教学设备,包括图书馆、食堂、学生公寓、游泳馆、体育场、医疗机构、语言中心等。 格勒诺布尔是一座名副其实的大学城,其高教实力在法国外省数一数二。格勒是法国外省三个非大区首府级别的学区总部所在地之一(尼斯和兰斯),学区由法国教育部及高教和科研部管辖。格勒大学集团是法国外省教学质量最高的大学集团之一。格勒同时也是法国外省最大的大学城之一和法国外省学生最多的城市之一(近七万),其中包括众多从世界180个国家远道而来的外国留学生(约占学生总数的15%),另外还有约一万大学教师。此外,格勒还在高教领域拥有诸多全法之最:全法学生占总人口比例最高的城市、全法人口平均年龄最低的城市及全法人口平均受教育程度最高的城市。在这里,60%的人口小于40岁。因此,今天的格勒给人青春洋溢、活力四射的面目。根据法国《学生》杂志最新的官方排名,格勒位列法国最适合大学生学习城市的首位,仅次于图卢兹,领先蒙彼利埃(3)、南特(4)、艾克斯-马赛(5)、里昂(6)、波尔多(6)、雷恩(8)、里尔(9)、尼斯(10)、斯特拉斯堡(11)、克莱蒙费朗(12)及巴黎(12)等城市。格勒大学的历史可以追溯至1339年,是欧洲历史最悠久的大学之一。格勒大学校园位于格勒东郊的圣马丹代雷和格埃两镇,占地面积近200公顷,是全法最大、大学最集中的大学城之一,市内大部分大学生都于此学习(约五万)。根据中国上海交通大学最新的世界大学学术排名,格勒一大位列世界最好大学的第107名及法国最好大学的第5名,仅次于巴黎十一大、巴黎六大、巴黎高师和斯特拉斯堡大学。格勒诺布尔是《红与黑》的作者司汤达(1783-1842)的故乡。1970年,人们把昔日的市政厅改建为司汤达博物馆,纪念这位著名的杰出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2000年,博物馆被列入法国国家历史遗迹名录。2004年,博物馆关门谢客开始着手准备迁址,并于2006年被改造成格勒国际大楼。2012年,博物馆正式迁至同样离伊泽尔河边不远的加尼荣医生故居,以崭新的面貌重新开门迎客。加尼荣医生(1728-1813)是司汤达的外祖父。司汤达是19世纪法国杰出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以准确的人物心理分析和凝练的笔法而闻名,被誉为最重要和最早的现实主义的实践者之一。他原名亨利-马利·贝尔,出生于格勒的一个资产阶级家庭,父亲是格勒议会中的一位有钱的律师,于他11岁那年出于政治原因被捕。司汤达与父亲素来不睦,父亲信仰宗教,思想保守,他在家庭中受到束缚和压抑,从小就憎恶他父亲,他童年时期的郁郁不乐很大程度上是由他桀骜不驯的性格造成的。在12岁前,他由一位教士负责教育,后者使他产生了对宗教信仰的长久仇恨。在司汤达7岁那年,母亲因患产褥热去世,随后,年幼的司汤达跟随着外祖父加尼荣医生度过了美好的童年时光。加尼荣医生思想特别开放,是卢梭和伏尔泰的信徒,拥护共和派。在外祖父家,司汤达阅读了大量世界名著,在法国大革命的疾风骤雨中体察格勒的社会人文气息并慢慢被外公培养出大文豪的气质。可以说,加尼荣医生是对司汤达一生影响最大的人之一。13岁时,司汤达进入新建的格勒中心学校学习,其间曾获美文奖和数学首奖。位于国际大楼东面的法院原是15-16世纪的多菲内省议会,兼具哥特式与文艺复兴式风格,是格勒最值得夸耀的文化遗产。位于法院东面的主教辖区博物馆坐落于圣母广场,壮丽的圣母大教堂及其一旁的主教宫于1908年前一直是格勒诺布尔主教的寓所。这座宫殿博物馆讲述了格勒从史前至今的历史,在圣母广场的地下还有一间守卫古罗马城墙的地下室及4至10世纪时的洗礼池。位于主教辖区博物馆北面的格勒美术馆又称格勒博物馆,建于1798年,是法国及欧洲最著名的当代美术馆之一。这里收藏了众多古代、现代及当代的艺术珍品,包括众多绘画和雕塑杰作,特别因收藏一些世界名画而闻名,如夏加尔、毕加索、莫奈、高更和马蒂斯的作品。

    学校设施

    ·185幢建筑物·50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75公顷校园景观 ·120个学生社团 ·10座大学图书馆 ·1个音乐厅:圆形剧场 ·2所大学体育场馆 ·48家餐厅 ·2个健康中心

  4. The Université Grenoble Alpes (UGA, French: meaning "Grenoble Alps University") is a public research university and a grand établissement in Grenoble, France. Founded in 1339, it is the third largest university in France with about 60,000 students and over 3,000 researchers.